《觸味之道》
晨光穿透宣陽坊的薄霧,為"鼎味學(xué)堂"新制的牌匾鍍上一層金邊。匾額下方還有一行小字:"觸味派宗源"。坊間百姓早已習(xí)慣每日清晨從學(xué)堂飄出的奇異香氣,但今天有些特別——連最普通的過路人都能聞到那股令人心神寧靜的檀香混合著某種清新的草藥味。
學(xué)堂后院,阿蠻靜靜地站在石案前。案上整齊擺放著今日授課要用的食材:隴西的胡麻、江南的稻米、劍南的花椒、西域的胡椒...還有幾味尋常廚子根本不敢碰的藥草。她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過每一樣材料,指尖在離表面寸許處微微停頓,仿佛在聆聽它們無聲的訴說。
"阿師,弟子們都到齊了。"
清脆的女聲從身后傳來。阿蠻沒有回頭——她已經(jīng)聽不見聲音了。但地面?zhèn)鱽淼奶囟l率震動,讓她知道來的是云無心,那個十五歲的盲女,她最得意的弟子。
阿蠻轉(zhuǎn)身,手指在專門設(shè)計的木板上快速敲擊出一串密碼。木板連接著復(fù)雜的絲線,最終匯聚到云無心手腕上的一個小巧裝置——這是四郎設(shè)計的傳訊工具,能將震動轉(zhuǎn)化為盲人可理解的信號。
"三十六個?比昨天多了七個?"阿蠻的指尖在木板邊緣劃了個問號。
云無心點頭,空洞的眼睛卻準確"望"向阿蠻的臉:"有三位是御膳房派來的,還有兩位來自鐵勒的廚子,說是喬大將軍推薦的。"
阿蠻嘴角微揚。自從三個月前那場與噬味魔的決戰(zhàn),她失去了所有感官,卻意外獲得了感知食材"本質(zhì)"的能力。而玄宗皇帝為表謝意,不僅為顧家徹底平反,還下詔讓她主持培訓(xùn)御廚,確?;蕦m飲食再無被噬味魔污染的風(fēng)險。
她拍了拍云無心的肩,示意帶路。兩人一前一后走向?qū)W堂正廳,阿蠻的腳尖精準地避開每一處地磚縫隙——她雖看不見,卻能感知到地面最細微的材質(zhì)變化,這是靈泉留給她的特殊禮物。
正廳內(nèi),三十六名弟子已經(jīng)盤腿坐好,面前各有一塊灰白色的石板。當(dāng)阿蠻出現(xiàn)時,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屏住呼吸。這位傳說中的"無味之師"雖年僅二十二歲,卻已是大唐美食界的傳奇。她瘦削的身形裹在素白長衫里,蒼白的臉上那雙灰蒙蒙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腰間永遠別著那把曾斬殺噬味魔的菜刀——如今刀身已經(jīng)徹底化為金色。
阿蠻走到廳中央的特制講臺前,臺面嵌有三十六根銅管,直通每位弟子面前的石板。她先取出一粒普通稻米,放在講臺中央的凹槽里,然后雙手懸于其上。
弟子們緊張地看著。突然,阿蠻的手掌泛起微弱的金光——這是圣鼎之力的殘余。稻米在金光中微微顫動,接著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每位弟子面前的石板上都浮現(xiàn)出稻米的輪廓,不是外形,而是一種奇特的"印記",仿佛有人把稻米的靈魂拓印了下來。
"這是最基礎(chǔ)的粳米。"云無心站在阿蠻身旁,替無法說話的老師解釋,"請各位用手觸摸石板上的印記,記住這種觸感。阿師說,真正的廚師應(yīng)該用手指'嘗'出食材的好壞。"
弟子們好奇地撫摸石板。來自御膳房的老廚師突然驚呼:"神了!老朽閉著眼都能認出這是江南東道的早稻!"
阿蠻微笑點頭,接著取出另一種米。這次石板上浮現(xiàn)的印記明顯不同,紋路更加細密復(fù)雜。一位年輕弟子剛觸摸就叫道:"這米有問題!摸起來像是有蟲子蛀過!"
云無心轉(zhuǎn)述了這句話,阿蠻滿意地拍了拍手。她取出第三樣材料——一株曬干的草藥。當(dāng)印記出現(xiàn)在石板上時,所有人都感到一陣清涼從指尖傳來。
"這是...薄荷?"一個鐵勒廚子不確定地問。
阿蠻搖頭,手指在木板上敲出一串密碼。云無心翻譯道:"阿師說,這是產(chǎn)自嶺南的綠蘇,外形與薄荷相似,但性味大不相同。如果用錯,輕則破壞菜肴平衡,重則引發(fā)毒性。"
弟子們嘩然。這種辨識能力已經(jīng)超出了常理,簡直如同神跡。
課程持續(xù)到午時。阿蠻先后展示了十八種常見食材和九種藥草的"本質(zhì)印記",每位弟子都大汗淋漓——這種學(xué)習(xí)方式消耗的不僅是體力,更是心神。
"今日最后一樣。"云無心宣布時,阿蠻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玉盒。開啟的瞬間,連最遲鈍的弟子都感到一股暖流拂過面頰。
玉盒中是一粒金色的種子。
"五味靈泉邊的金茶籽。"云無心轉(zhuǎn)述時聲音微微發(fā)顫,"阿師說,這是世上僅存的三粒之一。"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