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羅毅的贊賞,徐永生面無得色,平靜一禮:
“司業(yè)夸獎,學生愧不敢當,謹遵從列位師長教誨,用心讀書,不敢懈怠?!?br/>
雖不一定起于市井,但作為庶民出身的武者,他眼前這三人,便皆是各自年齡段的佼佼者。
即使不提司業(yè)羅毅和四門學博士林成煊皆是儒家武道宗師,最年輕的王闡同樣是東都學宮前些年的風云人物,一直是學宮培養(yǎng)人才的范例榜樣之一。
“四門學自有相應課程和傳承武學,不過依你當前修行進展,四門學課程卻是淺了些許。”
羅毅微微沉吟后,向林成煊與王闡言道:“一來是規(guī)章二來是避免風浪,他便還是在四門學就讀,不過修行內容依太學課程進行,辛苦你們二位了?!?br/>
林成煊依舊惜字如金,這時只是干脆地一點頭,王闡則行禮應到:“是?!?br/>
從羅毅那里出來,徐永生隨林成煊回到對方在博士廳的公房。
林成煊默默取出幾本書卷。
徐永生接過后,對方簡單說道:“先讀。”
“是,博士?!毙煊郎谑欠_書卷閱讀。
內容根基,仍然是儒家武者積累五常,用以養(yǎng)氣修行的基礎四書五經(jīng),但與此前書本不同,在于這次林成煊的贈書上,增添了大量注解,篇幅遠超原文。
個中奧妙,比早先學宮外院時的教材以及王闡的南齋隨筆要深奧精妙許多。
更難得在于,徐永生初讀略感晦澀,但多讀片刻,便感覺當中文章道理深入淺出,發(fā)人深省。
林成煊給他這么一份教材,當然不是打發(fā)他單純自學,只是教材深入淺出,直接便省去大量授課功夫,縱有疑難之處,王闡也基本可以為他解答。
注解的筆跡,同林成煊當初記錄武學《雕龍手》的小冊子一樣,該是都出自林成煊手筆。
徐永生想到之前羅毅、王闡所言內容,心中微動:
林成煊現(xiàn)在給自己的這份教材,同四門學通用教材應該不一致。
而作為四門學博士的林成煊,顯然也玩的轉太學教材。
其人沉默寡言,但典籍注解詳盡平實,顯然是個內秀的人。
徐永生此時不由猜測,國子學教材對方多半也玩得轉。
“不懂,就問。”林成煊言道。
徐永生收好書卷:“謹遵博士教誨。”
王闡在旁言道:“分別對應咱們儒家五常的進階武學,這次給你的教材里也會一并附帶,屆時具體如何選擇,在你個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