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之前,母親像突然認(rèn)出他似的,掏出一些錢裝到他的口袋,掉了兩滴眼淚就轉(zhuǎn)身繼續(xù)做果漿去了。
秋日的果氣飄來,有些酸,像他們分別的心情。
二豪也砸爛自己的小豬存錢罐,把里面大大小小的紙幣、硬幣一捧捧裝進荀陽的口袋。
“謝謝你,二豪?!?br/>
此刻,二豪果真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船火兒”張橫可以保護水性更好的“浪里白條”張順,因為他們是“潯陽江上”最好的兄弟,更因為水滸里的張衡本來就是做哥哥的,照顧弟弟天經(jīng)地義!
只是,水滸中的好漢能成群結(jié)隊上梁山,荀陽只得孤身一人赴黃河。
而且,他們胸中滿是正義,但他……他不敢說正義,他不知道真相究竟如何,自己又是否能夠承受。
泛著淚和二豪告別后,荀陽背起行囊,沿河一路走去。
深秋的河水,依然豐沛,那是涌入黃河的姿態(tài),可荀陽感受不到一絲生氣。
錢快用盡的時候,雪花也落了下來。
他不得不找一些活干,再苦再累都可以,條件只有一個——靠近大河。
冬天的河面結(jié)了冰,之前找的河道清理的活兒也沒得做了,他只能繼續(xù)沿著大河往前走。
第二年春天,大河附近開始有一些挖沙采石的活兒??晒て谔o,又忙又累,一天下來,他根本沒機會靠近水邊。
荀陽在各地輾轉(zhuǎn)之中,體會著父母身為外地人的艱辛與卑微,可他沒時間流淚和自憐,只能扛起包袱,繼續(xù)向前。
再往前,已經(jīng)快到黃河上游。
荀陽抵達關(guān)口瀑布所在的縣城,看到河邊有一群人在爭吵。仔細(xì)一聽,原來是眾人在罵一個年輕人,說他的師父下水撈人,久久沒有上來,他作為撈尸人卻不敢下水幫忙。
撈尸人,那是荀陽第一次聽到這種職業(yè)。
“這也不能怪我啊,同一具尸體三次沒有成功撈上船之后,就不能再撈了,這是規(guī)矩,也是師父他老人家教我的啊,怎么他自己破戒了呢。”
周圍人一片唏噓,只能感慨老人家還是心地善良。
荀陽一聽,二話不說,丟下包袱,縱身一躍,前往河底。
原來老者已經(jīng)找到尸體,只是他自己被什么東西絆住了,荀陽幫他解開雜物后,托著老人家,游出了水面。
事后,得知荀陽的境遇,老人家看他心地善良,水性還好,問他愿不愿意做撈尸人。
“黃河底下,每年都會沖來一些無名尸骨?!?br/>
僅聽這一句,荀陽就猛點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