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爺先回家交代老伴把窩窩頭蒸上,自己也和二大爺一起出門上班去了,他們這個院里的一大爺,可不像95號院的一大爺一樣無兒無女。
人家有兩個兒子,只不過兩個兒子都結(jié)婚了,單位給分了房,現(xiàn)在都搬出去住了,只留下老兩口在這里,二大爺也是一樣,兒女都不在身邊,平日里唯一的樂趣就是和一大爺斗嘴。
這些事都是楊青參軍后發(fā)生的,也是楊父寫信的時候在里面提到一嘴,當初兩個大爺?shù)膬号夜ぷ鳁罡冈诋斨幸彩浅隽肆Φ模吘惯@年代工作崗位稀少,等著街道分配的待業(yè)青年可是有著一大堆的。
在一大爺走后,楊青也提著行軍包往后院走去,這個四合院是個兩進院子,總共住了有11戶人家,用鑰匙打開后院右墻的拱門大門,楊青走進了小院。
走進小院,楊青發(fā)現(xiàn)這里并沒有他想象中雜草叢生的景象。相反,土地上干干凈凈,連一根雜草都沒有,顯得有些光禿禿的。
他不禁想起之前這里的模樣,那時的小院雖然有些雜亂,但卻充滿了生機和綠意。而現(xiàn)在,這種空蕩蕩的感覺讓他有些不適應(yīng)。
他知道這是二叔抽空過來收拾過,在楊父離世后,每隔一個月左右二叔或者二嬸都會過來一趟,幫著收拾一下院子,讓這個院子不會顯得那個破敗,讓這里有著那么一絲人氣,幫侄子守著這份家業(yè)。
這座院子的鑰匙一共有兩把,楊青參軍帶走了一把,用當時楊父的話說,自家的鑰匙帶在身邊,無論到什么地方就像家在身邊一樣。
后世楊父去世,他的那把鑰匙也就留在了二叔手里,院里房屋的鑰匙也是一樣。
楊青打開房門,果然里面和他想的一樣,幾個房間里東西擺放的都井井有條,都看不到什么灰塵,顯然這個月二叔他們剛來打掃過沒多久。
楊青并沒有在院子里待多久,拿個盆在院里水進打了盆水,把行軍包里的幾套衣服泡上,等回來再洗,從空間里提著一個小面袋子就出門了。
行軍包里裝的都是他這幾天,從西北到這里的換洗衣服,畢竟現(xiàn)在天氣這么炎熱,火車上更像個悶罐子似的,這要是每天不換套衣服,他可受不了,而火車上又沒有條件洗,只能留到家里了。
先去后院二大爺家里,二大娘在前院看完熱鬧后,就回屋去拿挖野菜的裝備,正準備出門呢,看見楊青進來,不由的疑惑道:“青子怎么呢?是不是餓呢?你二大爺不是說你晚上過來吃嗎?你要是餓了,現(xiàn)在大娘就給你做飯?!?br/>
楊青聽了不由莞爾一笑,怎么搞的好像他是專門上門要吃的來了,他連忙說道:“大娘,不用不用,兩個大爺都說好,我先去一大爺家,等晚上再來您家?!?br/>
“我這不是從西北回來帶了些核桃和大棗回來嘛,特意每樣拿了些,給您和二大爺嘗嘗?!?br/>
“那可不行,這年月哪有人把吃的送人的,你這剛回來,家里一點糧都沒有,糧食關(guān)系都還沒辦下來,你還是留著自己吃吧。”二大娘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楊青也沒跟二大娘爭辯,因為他知道這要是爭辯起來,可就有的扯了,老人家十有八九是不會要的,索性把面袋子朝桌子上一放,頭也不回的就朝外走。
“二大娘您就收著吧,我?guī)Щ貋淼倪€有不少,這是我孝敬您和二大爺?shù)??!?br/>
人家把他當親子侄看待,這剛進院連包還沒放下,就叫他到家里吃飯,這份情意放在這個年代,不可謂說不重。
二大娘看著楊青頭也沒回的出門,就知道這東西是還不回去了,楊青可以說是她從小看到大的,什么性格她也是清楚,只能想著晚上把窩窩頭做的大一點,讓這孩子晚上吃頓飽飯。
她回過頭打開面袋子,不由的發(fā)出了驚呼,然后又把自己的嘴給捂上,又回頭往門口看了看,生怕被別人給看到聽到似的。
楊青給的核桃和棗子個頭都不小,他在燕京生活這么多年,就沒有見過這大個的,這些可都是好東西,有營養(yǎng)不說,而且還耐放,是關(guān)鍵時候可以救命的,她連忙把面袋子給放到了櫥柜里,拿著挖野菜的工具就出門了。
等到一大爺家門口,楊青的手里又多了一個小面袋子,同樣的劇情又開始上演,一大娘也是同樣不要,不過她手里正和著棒子面呢,不好直接去直接阻止楊青,楊青不容她拒絕,直接給她塞到櫥柜里了。
“你這孩子,好幾年沒回來,這來大娘家吃頓飯,咋還帶上東西了,這么見外干嘛?!币淮竽锊挥傻挠行┴煿值?,畢竟這年頭誰家有吃的會往外送的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